当前动态:山东肥城:“减垄增地”增收富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眼下正是抓好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山东泰安肥城市安驾庄镇的“减垄增地”项目核心示范区,“90后”种粮大户汪龙忙碌在田间地头。
汪龙指着远处横跨麦田的平移式自动喷灌设备告诉记者:“种过地的都知道,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浇地,以前都是大水漫灌,浇500亩地得用10台柴油机抽水浇一个多星期,等地浇完一遍,最早浇的又旱了。”
“过去,田垄的作用主要是引水灌溉、分清地界。”汪龙算过一笔账,通过“减垄增地”增加了种植面积,同时引入微喷带、立杆式、地埋式等喷灌设施,小麦亩均增产可达10%左右,同时节约水、肥、人工等成本100余元,亩均纯收益增加150元以上。
在山东泰安肥城市安驾庄镇蔡家颜子村,平移式喷灌设备正在进行浇水作业。新华社记者 孙晓辉 摄
据介绍,“减垄增地”看似只是去掉了田间的一道道凸埂,实际上需要高科技作业才能实现,也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建设喷灌设施,所以必须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成方连片规模化经营。
“我们流转了3个村1000多名村民的土地。参与流转土地的村民不仅每亩地每年有一定的收入,空闲时间还能到合作社打工赚钱。现在一两个人就能管上千亩地,既省心又省力。”汪龙介绍。
在山东泰安肥城市安驾庄镇“减垄增地”核心示范区,农民们正在进行施肥作业。新华社记者 孙晓辉 摄
据悉,为提升种粮综合效益,肥城市在山东省先行开展2万亩“大田无垄”种植模式试点,择优遴选50亩以上(含50亩)成方连片种植的大户作为实施主体,还支持种植大户、托管经营组织或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喷灌等基础设施。
为解决群众前期投入大的困难,肥城市财政累计列支2000万元资金,针对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根据购置微喷带等高效灌溉设备的资金投入,每亩最高补贴200元。
“去年肥城‘减垄增地’种植面积达到10.72万亩,一年种两季粮,每年可增产2000多万斤。”肥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敏说,肥城市“减垄增地”模式计划到2025年实现全覆盖,根据测算,届时全市45万亩粮田可增加小麦有效种植面积4.5万亩。(新华社记者 孙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