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资讯:促进加工消费 稳定大豆生产
呼伦贝尔农垦绰尔河农牧场,工作人员将收获的大豆卸入晾晒区。 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为增强我国大豆油料供给保障能力,2022年我国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国大豆扩种取得良好成效,实现面积、产量、自给率“三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1.54亿亩,产量达2028.5万吨,大豆自给率也比上一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大豆种得好,也要卖得好。当前,正值春节后东北产区大豆销售高峰,也是企业采购备货的旺季。为进一步促进国产大豆产销信息精准对接,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力量,2月24日,东北三省一区大豆线上产销对接活动顺利举办,为东北地区大豆种植者与加工企业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帮助生产主体和加工企业“卖好豆、买好豆”。
(相关资料图)
搭建对接平台,集中交流推介
东北三省一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2022年扩种面积占全国增量的79%。据了解,对接会上,来自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的101个大豆主产县(市)农业农村部门、110家种植户与全国107家大豆加工贸易企业、采购商在线洽谈对接。
“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嘉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股份制统一经营模式,引领农民‘带地入社’,去年种植优质大豆2.5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71.4%,入社农民115户,户均增收8万元。”合作社理事长盖永峰介绍,合作社所产大豆全部采用大垄密植技术,种植适合当地生态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种,不仅实现大豆稳产、高产,且27项指标全部达到绿色种植标准,“目前合作社大豆剩余4300吨,将陆续开展销售。”
内蒙古大豆生产规模仅次于黑龙江。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农牧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涂立志表示,2022年全旗大豆种植面积达到了402万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1/3,产量达52.25万吨,主要种植高蛋白、高产、高油大豆,“新季大豆已销售70%,销售渠道以中储粮油脂公司为主,但由于价格高开低走,目前农户存在惜售心理。”
为促进大豆产销,中央储备始终在市收购,地方储备收购及时启动,不少企业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根据经营需要扩大收购量。
“自2022年产新季大豆上市以来,中粮已在黑龙江和内蒙古主产区建立了23家自有库、6家外租库的大豆收购网络,并积极入市挂牌收购,截至目前累计收购国产大豆近20万吨。”中粮贸易大豆中心总经理助理张帆介绍,针对当前市场形势,中粮贸易调整了国产大豆收购计划,充分挖掘现有仓容潜力,敞开收购、应收尽收。
“为进一步促进产销对接,集团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共同打造中国大豆交易平台,于去年11月上线运行。”黑龙江九三集团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喜刚表示,平台以线上的现货交易加基差定价作为业务支撑,集市场价格发布、仓储和物流保障、仓单质押融资于一体,能够为大豆供给方和需求方提供利益保障。
促进大豆产销,相关行业协会也在积极行动。“为更好地促进产销对接,中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开设了东北大豆产销促进专栏,为大豆生产方和采购方发布供求信息。”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表示,协会将继续发挥大豆产销对接服务热线作用,及时反馈农户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同时,本次对接会上还新建了大豆产销对接信息微信交流群,进一步拓宽农户销售渠道。
购销渐趋正常,价格企稳回升
受新冠疫情、消费偏弱等因素影响,2022年秋新季大豆上市后价格高开低走,部分主产区大豆销售进度偏慢。随着春节后生产生活逐步恢复,大豆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目前呈现向好趋势。
“公司春节复工后开始采购大豆,主要采用随行就市的方式,随用随采。预计未来3个月需采购蛋白豆10万吨以上。”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军表示,公司目前在东北地区有三个工厂,近期将进行扩产改造,促进主产区大豆销售和扩种增产。
“考虑到专豆专用,目前公司需要采购蛋白含量在40%以上的大豆。”厦门银祥豆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清胜介绍,公司目前已与国内知名餐饮企业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生产生鲜及冷冻豆制品将近200多个品种,“近几年公司每年的豆制品产量以25%-30%的速度递增,原料投入量每年也按15%在递增。”
随着国产大豆下游需求逐步释放,主产区大豆购销渐趋活跃。以黑龙江为例,2月初以来,大豆市场购销进度较前期提升,截至2月19日,黑龙江已销售大豆650.8万吨,占总产的68.2%,比1月份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大豆价格也迎来多重利好,各地高蛋白大豆收购价稳中有涨。2月23日,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1号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每吨5639元,较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20日)累计上涨138元。黑龙江大豆现货收购价格也企稳回升,2月上旬以来,每斤上涨0.05元左右,山东、安徽等地的大豆毛粮收购价格保持在每斤3.0元左右。
在收储和市场调控方面,中央储备轮换收购进一步发挥作用,通过加大国产大豆储备收购力度,稳定大豆市场。据了解,2月22日,中央储备粮大杨树直属库上调大豆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蛋白≥38%)净粮收购入库价每斤2.725元,较此前每斤上调0.035元,市场情绪得到进一步提振。
做好精深加工,实现优质优价
国产大豆面积和产量的增加,是大豆产业振兴的基础,也是大豆全产业链持续发展的源头。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我国国产大豆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豆制品已成为潮汕人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苏州金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锋介绍,近几年,居民对健康饮食愈加关注,植物蛋白摄入量随之增加,豆制品的消费场景越来越多,公司生鲜豆制品加工量也逐年增加。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2021年用于食品工业的大豆约1530万吨,预计2022年将增长2%,增长主要来自豆制品。“站在加工环节的角度,食品大豆产销良性发展,减少价格大幅波动,有利于行业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吴月芳表示。
在此背景下,主产区需要两条腿走路,既要“走出去”拓展市场,也要“引进来”做好大豆精深加工。黑龙江讷河市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讷河市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年产大豆45万吨左右,是稳定的大豆产业集群原料基地。”讷河市副市长徐渤程表示,在此基础上,讷河以大豆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大豆加工产业,创建大豆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豆油、豆粕、大豆粉、豆豉等大豆加工项目。目前,讷河有10家大豆加工企业,8个大豆企业注册品牌,打造出“冰哥”“笙得利”等一批名优特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豆总体行情较弱的情况下,优质大豆销路不愁,市场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高蛋白品种的大豆比较受市场欢迎,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蛋白质含量每升高1个百分点,市场价每吨高200元左右。”吴月芳建议,为实现优质优价,应在食用大豆育种研究方面加大投入,尤其是针对当前加工适用性好,产地种植适应性强的优势品种进行升级育种研究,实现优势品种的产量、品质双提升。同时,在品种审定中增加诸如所加工豆腐的出浆指标、豆腐韧性等加工特性数据,建立可供查询的品种数据库。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各相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稳定大豆油料生产,加大国产大豆储备收购力度。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强大豆供求信息发布,举办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持续优化产销对接服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侯雅洁
关键词: